第(3/3)页 听到这话,武植笑道:“那是老师您看清了一些事情。” 官家对曾布的印象变好了,曾布才能站的更久,对武植是好事。 若是他还和官家那样顶着抬杠,想来也是作死。 武植忽然问道:“对了,最近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大事?”曾布不明白武植为什么问这个,其实武植是想要找到立功的机会。 在有些消息方面,曾布还是比武植要广的。 曾布笑道:“看来你听到了一些风声啊!” 武植笑而不语,他其实没听到什么风声。 曾布凝重道:“最近孟州出现了连续的暴雨,导致百姓的粮食收成出现了停滞,而大雨围困也导致孟州一片水灾,百姓们天天在家里待着,似乎出现了粮食见底的情况!” “而且那边下雨的情况比汴京严重,很多粮食也被水淹没了!” “这么严重?”武植内心一震,这么说来在过一段时间孟州会水深火热。 很有可能,现在已经水深火热了。 像这种暴雨天气在现代都很常见,更何况是古代。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会造成动乱。 大宋朝堂要做出应急策略。 武植闻言,内心瞬间想了很多。 他知道很多历史解决粮食的问题,这不是送上门来的机会吗? 当然,还得看朝堂上怎么处理。 很快,众人上朝。 满朝文武排列。 宋徽宗这才慢悠悠从后面走了出来,看样子似乎还没睡醒。 睁着眼睛看着在场的人,他想快点退朝,便让大臣们有事快点商议。 刚开始,是一些小事情。 随后,有人提出了孟州出现粮食缺失的问题。 这可不是小问题,很多大臣都站出来说此事处理不好,对大宋民心会产生影响。 宋徽宗也仔细听了,便道:“前几天从附近不是调过去一批粮食吗?” 有大臣站出来:“陛下,前几天是调过去十三万旦粮食,只是才不过三四天就全部吃空了!” “现在,朝廷应该在送往一批粮食,解决孟州粮食问题。” 宋徽宗:“那就从粮商那里购买!” 这时曾布站出来:“陛下,这也正是问题所在,那些附近的粮商看到孟州缺失粮食,都不愿意拿出来,反而囤积粮食,想要等待粮食涨价在出售!” “这群粮商太过分了!”有大臣闻言,也是气的不行。 宋徽宗道:“那从附近的州府官仓运往。” 曾布:“陛下,周边那些州府只够维持他们本地的粮食用度,如果调动过去可能后果更严重。 轻易调动,他们也会出现这种问题,据微臣所知附近几个州府最近都是暴雨倾盆,而孟州最为严重!” “那就从汴京运输过去!” 宋徽宗揉了揉脑袋,也是有些头疼。 朝中一位大臣又接着道:“陛下,汴京也只有三十万旦,而且此刻运往,时间上也不够啊!” “即便调度过去也吃不了几日就没了,不是长久之计,最近雨水很多,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 宋徽宗闻言有些郁闷,合着都是一群废物。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看到这里,武植心思琢磨,看来最近外面下雨有些严重,他在汴京感受不是很明显。 说来说去,就是那些囤货的商人手里有货就是不卖,等待价格上涨。 这也是古代商人地位低的原因之一。 这时候囤货待价,是在发国难财。 宋徽宗扫视朝臣一圈,又问道:“依你们之见,此事有何办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