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春耕夏耘,出兵之争-《大汉第一领主》


    第(2/3)页

    此时的田牧却抬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感受着略显疲乏的身躯,连他也不得不承认,耕田这种事情,对他这样的菜鸟来说,确实挺费劲的。

    看来得把周二川那些人都拉出来,让他们好好感受一下真正的百姓生活,而不是天天在道观里坐而论道。

    嗯,有难同当啊兄弟们。

    好在这次春耕十分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在此之后,燕镇继续进入平稳发展时期,百姓理田放牧,军队加强训练,穆桂英继续攻略天断山脉,楚江漫继续发展燕歌行,吸引流民。

    田牧需要做的,就是坐镇后方,与荀攸、萧何保证各地的军队、人员供应,尤其是天断山战事,燕镇这次大规模招兵之后,所有新兵都要进入天断山作战。

    就算是镇守四塞的将士,也不能例外,必须轮番前往天断山最前线。

    还是那句话,实战是最好的训练!

    当前以营造四大要塞为主,燕镇境内又十分平稳,缺乏有力的敌人,那就只能找天断山中的怪兽了。

    难得的平静之中,田牧却将更多时间用于青云观中,他已经能感受到,自己的青云道法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若想更进一步,需要自己对道法的领悟再上一层楼。

    不过大半年的闭关,虽然没有带来太多进步,但还是让他的根基更加扎实,青云道法运转更加流畅。

    如果将这里当做现实世界,那么他可能需要更高一层的道法传承,换句话说,如果将这里当做游戏世界,那么,就需要新的道具!

    新的道具,汉末三国,会应在谁的身上?

    时光流逝,半年时间,足够许多青年男女谈一场恋爱、组一场婚配、怀一个孩子,足够小村庄变成中型村庄,足够天地里的禾苗长大结出硕果,足够小马驹变大一圈在草原中肆意奔腾,足够燕镇仓库中堆满装备制造场打造的兵器箭矢铠甲,足够新兵经历一场场血战带回战死同袍的尸体收去脸上的稚嫩目中溢满坚毅,也足够所有百姓期待,那一场秋收。

    那是收获的季节,是半年来早出晚归、辛勤耕耘的最后答案,是来年的希望,是儿女成群的未来!

    正在这个时候,完成闭关的田牧,浑身道法涌动间,走出青云观,重新回到了领主府中。

    荀攸早已等在大殿,见到他到来,便笑道:“主公,许久不见,不知您的道法修行如何了?”

    田牧一瘪嘴,道:“还可以,不过不如预期,不知道军师这么着急找我过来,所为何事?”

    见主公直接问这个事情,荀攸也收起了笑意,严肃道:“朝廷已经连发三道圣旨,要求我们立刻出兵十五万,进入幽州州治所传送阵,直接传送到ly去,看他们的措辞,形势已经十分严峻了。”

    “朝廷的形势不是一直都很严峻么,难道有新的变化?”

    “是的,听说之前朝廷征调各州边军精锐前往西凉平叛,却遭到西凉叛军围攻,损失惨重,好像是叛军中拥有了大量西凉铁骑以及义从羌兵,轻重骑兵配合,野战之中,朝廷之军竟然一败涂地,叛军兵锋已经进入河套、云中等地,有勾连匈奴之意,现在圣上震怒,要求各地驻军、领主军皆传送ly参与平叛,我们也许不太好继续硬抗了。”

    经过荀攸的解释,田牧才终于了解到,原来朝廷的形势已经恶化到如此程度。

    西凉马家,本就世代镇守西凉,威压各个羌族,现在他们带头叛乱,马腾与韩遂两人也与原世界不同,并未生出嫌隙,一直在紧密合作,反抗朝廷,激发了西凉军的真正战意。

    而这一切的原因,都因为这个世界的锦马超过早成熟,并表现出碾压性的武力优势,隐隐成为西凉军的真正主帅。

    在他的统领下,朝廷各路平叛军因为反而暴露了军令不统一的弱点,被他各个击破,导致大量精锐边军损失惨重。

    经此一役,朝廷的军事力量几乎失了三成,可谓惨烈至极。

    正因为如此,朝廷才连番催促大汉境内所有拥兵较多的武将、领主,前往ly勤王!

    “主公,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从燕镇到幽州治所蓟县,并没有多远,我们全速南下的话,也就两个多月而已。

    能够与击败朝廷大军的西凉铁骑交手,对于我们的将士们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不是独自应对西凉叛军,西凉军再强,数量也毕竟有限,只要整个大汉的精锐大军压上,终究会碾碎他们。

    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以荀攸的眼光,他认为完全可以前往ly,这既能练兵,又能获得名望,对领主可是百利而无一害,况且现在大汉虽然昏君在位,奸臣当朝,但根基尚在,个人名望还是十分重要的,怎么看他的想法都毫无问题。

    不过对于田牧来说,他在青云观中冥思数月,可不是纯粹在练什么道法。

    他最大的收获,便是触摸到了郑玄大儒曾对自己说的那句话:当今紫微暗弱,有数颗星辰明灭不定,冲入紫虚,呈分庭抗礼之势,天下异变,神器更易,难道要应在今年了?

    这数月的闭关苦修,他已经略微找到了一点痕迹。

    为什么领主们从丘墟带回来数以亿计的异族,虽然大部分都成了普通的领民,依然有千万级别的异族流落大汉各地,尤其是冀州。
    第(2/3)页